暑期档《捉妖记》的成功,再次把《捉妖记》出品人香港知名电影制片人、发行人,安乐影片公司总裁江志强推向台前,这位衣着朴素,双肩包不离身,总是坐经济舱的电影人曾经一手制作了《卧虎藏龙》,帮助张艺谋开启了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面对《大众电影》提出的众多问题,江志强坦言商业电影没有秘诀,做观众喜欢的好电影就是他的目标,而中国电影真正的黄金时代就是未来十年。

 

 

江志强,华语电影知名发行人、制片人,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在1980/90年代曾先后将《天空之城》《烟》《地下》《破浪》《坏孩子的天空》《谈谈情、跳跳舞》等世界各地的艺术电影引进香港,并在制作和发行上支持田壮壮、何平、黄建新、李安等导演的创作。1999年江志强制作发行了《卧虎藏龙》,在北美市场获得巨大成功,其后制作、发行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同样反响强烈,被认为一手缔造了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海外发行华人第一,曾当选《时代》杂志 “亚洲英雄”,近年来作为制片人,推出过《寒战》《风暴》《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热卖电影。

《捉妖记》:剧本百分之百拍出来了

Q:如果一部电影以百分制打分,你给《捉妖记》打多少分?
A:对我来说我当然觉得是很满意了,打满分。这个电影经历了很长时间,我觉得最后出来的这个版本,跟我们第一天剧本确定,我想象中的东西是百分之百拍出来了。我们做电影的通常都很主观,如果我不相信这个东西我就不会拍,我拍得不好我就不会拿出来。你想想,如果我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我不满意我为什么拿出来给大家看,为什么我不做得更好呢?

Q:在你眼里,《捉妖记》是一次对市场的精准判断还是对市场的一个测试?作为一个制片人,是否有考虑过《捉妖记》的风险?
A:我对这个市场有信心,这是第一,但这个题材是一个尝试。我三年前就说过。当我看到乌尔善的《画皮2》票房超过7亿元人民币,我觉得中国电影市场起来了。我愿意冒风险去拍《捉妖记》,请许诚毅导演过来拍电影,我从来都知道会很贵,因为他习惯美国的标准。但是我是相信有这个市场才去拍。如果你问我风险的话,我认为风险在题材,中国电影市场从来没有打合家欢招牌的电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因为一部电影很难能够让6岁到60岁的观众都喜欢。美国漫画电影很厉害,但是美国40岁以上的观众基本不看漫画电影,勉强有一部电影真的做了6岁到60岁观众都爱看的是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动画片当然是合家欢的,但我相信观众过了35岁就很少看了。

Q:有评论认为《捉妖记》就像是一部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一样。
A:我完全不觉得。你对许诚毅这么说,他会很生气的,他会说自己想尽办法脱离美国电影的影响,你却说我是一个美国电影。客观说可能会有一点影响,我也不否定别人的评论,但我知道我们和导演参考了很多《山海经》《聊斋》等传统著作。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完全是尽力避开西方元素,影片的所有音乐、音调都是东方色彩的。

Q:拍摄《捉妖记》在制作上遇到了哪些新的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情况?
A:这个电影是我制作以来耗时最长的一部电影。前后用了7年,我很少用这么多年去拍一部电影。往往都是四、五年,《捉妖记》这样的题材必须要用特效,必须要做很长时间,但是《捉妖记》有一个优势,我们这个电影类型从来没有过,也不担心人家抢在你前面。而且大家都不太重视我们拍的这个电影,我也不是什么大制片人,我们拍了7年都没有什么人留意这个电影。

Q:你说过要把《捉妖记》做成系列IP的开发,现在有什么打算吗?
A:现在影片很成功,我们肯定会去做,但还没有具体计划,等导演路演回来,大家会坐下来讨论,到底怎么开发《捉妖记》,要慢慢想清楚,起码要对得起观众,要想办法做好它。我们在故事里留了很多空间,但没有再往前想,需要看观众究竟喜欢哪一个,比如说观众喜欢井柏然和白百何这条线,我们可以从这条线发展,他们两个上路,找爸爸,会碰到什么事情。胡巴的成长,未来会碰到什么问题,又一条线。还有妖的空间,妖界大乱,妖会统治人间吗?竹高和胖莹又是一条线,但是具体怎么样,真的要听听观众的反应,然后我们再去想。最早影片讨论剧本的时候,结尾就是天荫、小岚跟胡巴一起上路,但导演不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结尾,他觉得电影应该给观众空间和留白。

判断市场:我总是跑得太快

Q:目前中国的暑期档票房创下了周纪录,同时有《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三部票房和口碑都非常优秀的影片出现,你觉得好的作品纷纷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熟和进化?
A:前些年说中国电影有贺岁挡,现在多了一个暑期档。其实我相信这三部电影是互相帮助的,三部影片共同把这个市场调动起来,我看到很多观众去影院,看完一部又看一部。这个现象我很早就知道,很多人都告诉我,《煎饼侠》是个好片,我说最好是好片,最担心的是不好。观众看完一个烂片就不想再看了。如果你有留意,观众看过一个好片,在离开影院的时候,他会看下还有什么电影可看。如果他看了一个烂片,通常就直接走了,有好片才能把这个市场带起来。

Q: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电影人在逐渐掌握商业电影的制作规律了?
A:我一直说其实电影没有必要讲制作成本,也没有必要讲什么类型,什么IP不IP,战争片还是动作片。我很早就说电影市场只有好电影和烂片,不分美国片、中国片、动画片,也不管你花多少钱做特技,经验告诉我,好看,观众就会买单。

Q:你如何判断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如今的主流观众群体和观影需求?
A:其实我经常都说自己总是跑得太快。我拍《卧虎藏龙》(2000)时候本来针对的是中国市场,结果那时候中国没有太多票房,而且盗版太厉害,我们最后被盗版灭了,海外市场救了我。但是我再拍一部《英雄》(2002)就打开了国内市场,《英雄》证明我的眼光没错,中国是有市场的。几年前我相信中国电影有春节档,做了一部《霍元甲》(2006),主打春节档。结果没有太多票房,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忙着乘火车,时间花在路上,回到家里都不去影院,都陪家人,所以影片的票房不成功。后来有了高铁,半天就到家了,会陪家人去看电影,有了春节档,我又走在了前面。
我拍《不能说的秘密》(2007)时,主打受众是学生群体。我觉得周杰伦的电影学生一定会去看。结果我们去大学做宣传,没人看,学生都在看盗版。现在学生有钱了,都去看电影。现在《捉妖记》打暑期档,被我打中,恰好学生刚刚放假,要找一些东西消费。所以电影就是这样,永远都在变,抓不到,要碰,运气好了就碰到,运气不好就碰不到。

Q:你觉得做电影运气成分是非常大的?没有特别好的秘诀?
A:没有秘诀的,有秘诀我就不用坐在这里了。最重要的是电影要勇于创新,勇于尝试。这是作为一个电影人必须有的特质。

Q:你觉得现在中国电影的观众是以年轻人为主吗?面对越来越年轻的观众,那电影人在创作上是否也会注意他们的口味?
A:完全是,而且观众越来越年轻。我觉得电影一定要把故事讲好,关键问题是每一部电影一定要锁定一个观众群,《捉妖记》目标观众定位6岁到60岁。但是《北京遇见西雅图2》从来都没想过给6岁的观众看,这部电影的目标观众大概是18岁到35岁。50岁的人不会看《小时代》,但是喜欢《小时代》的人全部都看了两遍,对影片的受众来说,影片好看就行。我觉得做电影不要贪心,把影片做好就行,我们不需要每部电影都去创造什么票房纪录,比如我去拍一些低成本电影,票房有两、三亿元就很好了,我拍电影永远都不会给自己票房压力。我觉得拍电影怎样去创作不同的东西,带给观众心理上的满足,比钱重要。

Q:当下中国电影有一股IP热,有众多的畅销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你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A:我觉得IP非常重要,我们去发展IP,其实是鼓励更多人去创作IP。但是我觉得电影公司不应该盲目追求IP,很多公司买了IP也不做,在那等。我觉得拍电影的人有责任去创造IP,应该两条腿走路,不能单靠买IP。
海外发行:中国文化还尚边缘

Q:海外发行:中国文化还尚边缘近几年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屡创新高,你觉得好莱坞电影是否培养和影响了中国电影观众的口味?未来中国商业电影的趋势是否一定是向好莱坞电影靠拢?
A:不一定。美国电影有很多分类,现在漫画英雄电影很成功,全球的年轻人都看,但我觉得这些电影将来不会主导中国市场,因为我们拍不了漫画英雄电影,我们自己拍一个《蝙蝠侠》出来,肯定没人看。将来中国的电影都会运用美国的特效来拍中国的故事,这样才可以跟美国电影竞争。而且我觉得中国电影会更好,《捉妖记》这样的电影以后会拍得更好,会超越美国的电影。
我举个例子,在韩国和日本、德国和法国,最卖座的电影都是本土电影。韩国有4000万人口,有些韩国电影可以做到2000万人去看。但是可能两年只出现一部这样的电影,但最高纪录一定是本地电影,因为它可以把自己的观众群扩大到6岁到65岁,这点美国电影永远达不到。另外本土电影能够让观众看两遍三遍,比如爱情电影,这也是一种方向。

Q:内地政策对进口影片的限制和国产电影的保护是否至关重要?过快的开放是否会让内地电影重蹈香港、台湾电影的覆辙?
A:我觉得市场早晚都会放开,现在中国电影已经这么强大了,影响不会太大。

Q:华语商业片在中国的票房成绩已经不输好莱坞大片在北美的票房成绩,但好莱坞电影能够在很多国家上映,你觉得像《捉妖记》这样的电影是否有机会在国际市场发行?目前中国电影国际版权卖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A:《捉妖记》的国际版权都卖出去了,只是价格不高,我不觉得这个电影在海外会是个很卖座的电影,因为有语言的问题,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看,还处在很边缘的地位,在电影消费领域,唯一被年轻人广泛接受的中国文化只有动作和功夫,《捉妖记》虽然卖的钱少,我也要卖,我不要太多钱,我就希望起码让观众接触到不同的电影,除了影院还有DVD,还有网络,还有电视。我看长远一点,但是目前中文文化在全球范围看跟英语文化还是没法比。

Q:但是之前华语电影有成功的案例,比如说《卧虎藏龙》和《英雄》。
A: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在海外也卖得很好。外国观众看《卧虎藏龙》看《英雄》都是看动作,看场面,看功夫。我推《霍元甲》的时候也很成功,可是后来我做《苏乞儿》《黄飞鸿》都不太成功,原因我自己也不清楚。

中国电影:未来十年,年年黄金

Q:你一直支持第五代的创作,也曾和张艺谋合作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时代,你如何看待第五代导演陷入艺术和商业矛盾中的现状?
A:我觉得第五代导演比现在导演的能力高一百倍。第五代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有包袱,他们有一些历史包袱在身上,现在你去告诉他们,因为现在拍电影、看电影的人都是年轻人,需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放下来,为这些年轻人去服务,拍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他们做不了。没办法,我不觉得他们会去做这样的电影。我觉得张艺谋的《归来》好得不得了,但是年轻人就不买账。是不是张艺谋应该拍一个年轻人喜欢的《归来》呢?我相信他一定有能力做,但他可能觉得放不下这个包袱。能力、眼光、视野,第五代都非常厉害。陈凯歌的《道士下山》我很喜欢,我们懂电影的来看,觉得是真的大片。但问题是跟年轻人有一些距离,以前张艺谋拍《英雄》的时候也没有年轻人看他的电影,当时都是30岁以上的人才看。为什么我要由你牵着我的鼻子去拍你们喜欢的电影呢?你说《归来》拍得不好吗?超棒,我觉得应该拿奥斯卡奖。

Q:前一阵陈凯歌接受采访也说现在有很多东西是自己没法控制的,是否可以说第五代已经慢慢地开始退出中国电影舞台的中心位置了。
A:我觉得不能这样说。我觉得他们的问题是被票房绑架了,《归来》3亿票房,对我来说很好了,对于电影来说也赚钱。《归来》全球都能卖,全欧洲都叫好,在很多地方巩俐都被选为最佳女主角,艺术电影能够叫好叫座,作为一个演员,作为一个导演够了,你还要求什么?为什么你还要求《归来》20个亿票房呢?华语电影现在有点唯票房论,我从来不这样认为,票房好不一定是好电影。我觉得第五代被票房限制了他们的想法。

Q:国内涌现出的年轻导演如宁浩、徐峥、乌尔善近两年都取得了很好的商业成绩,你觉得中国电影是否正在经历更新换代。
A:没有,不能永远都是拿票房来说事。我觉得现在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导演,从来没停止过拍电影。宁浩两年拍一部电影,乌尔善三年拍一部电影;张艺谋一年拍一部电影,陈凯歌一年拍一部半。他们商业上成功是因为年轻导演永远都比较懂得年轻人要什么,懂配合年轻人的喜好,但我觉得未来不一定就属于乌尔善和宁浩,说不定更年轻的,像大鹏这样的导演会在商业上更成功。越来越年轻的观众在主导这个市场,如果你拿票房衡量,越是年轻可能越成功,因为越接近观众。

Q:你也一直特别支持挖掘新人导演,你觉得中国电影有实力的新人多吗?对中国电影的未来有什么判断?
A:有实力、有才华的新人非常多。不多为什么今年好得这么厉害呢?肯定非常多。至于未来,我觉得中国电影真正的黄金时代尚未到来,未来十年的中国电影,每一年都是黄金时代,会越来越黄金。

Q:你也投资艺术院线,比如北京的第一家艺术院线百老汇电影中心,现在那里能够盈利吗?
A:贴钱。这个东西我说了很多遍,这种情况应该要改变。中国现在不缺商业电影,缺的是艺术电影。缺乏的是娄烨、王小帅这样的导演。他们应该越来越被观众认同才对,如果不把他们的电影做好,中国电影的发展就不健康。

Q:目前中国电影的产业政策上,你觉得有什么是必须改变的?
A:分级制的建立,我觉得是必须的。

Q:你经历过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1990年代的香港电影曾经非常鼎盛,后来突然垮掉,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A:是烂片的冲击。大家当时看事情都太短浅,一个演员一天可以同时拍两三部电影,同一个人接了八种戏,大家目光都太短线了。当年只出烂片没出好片,所以观众就不看了。烂片毁灭了香港电影。所以我觉得中国电影不能拍烂片,你拍一部两部烂片没问题,但是起码你要拍几部好片。

Q:业内一直认为中国电影缺乏好制片人,作为一名资深制片人,你觉得一个优秀的制片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A:看剧本,看烂片。看200部烂片,读一万个剧本,你就能当制片人了。

 

相关文章

免费垂询
在线咨询
企微咨询
企微咨询
顾问名片
顾问名片
看视频号
看视频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