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新媒体,在影视行业中,强刺激、强情节是必要的,要不然观众的注意力很可能就被抢走了。
中国有三四十家卫星电视,从物理覆盖面积来看,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但它们之间的境遇却相差甚远,两极分化和“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像西藏卫视、甘肃卫视那样的媒体,很少有广告主去上门。而浙江卫视、湖南卫视,却抢着打广告,广告价位居高不下。
提出一开场就需要这种“强情节”的,其理由不仅是出于他们对行业的了解和经验,也依据了充分的数据调查,所以他们坚信,一开场就开打(所谓的“热开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种“焦虑症”大多数情况是没有必要的,是自己吓唬自己,但也不可排除,有一部分焦虑,是正常的,甚至是人们在故事策划和项目决策时有必要参照的系数。

 

鉴于这些分析,如何“强情节”,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我基本赞同一开场就是“强情节”或“热开场”。虽然我也知道故事有一百种,甚至一千种讲法,相信百花齐放才是真正的艺术春天,打鬼子各村可以有各村的高招,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为保险起见,尤其是战争类(无论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的题材,强情节还是胜算更大一些。

2.是不是一开场就打仗,视情况而定。一开始就打仗,最大的功能是:吸引眼球、交代背景、人物亮相、气氛营造。而对于情节的强化或制造悬念和紧张感,都不能起到很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反,一上来就打仗,可能会把一部分喜欢文学性故事性的观众给吓跑了。有利有弊,利弊参半,那么究竟是否采取开场即打,完全看题材本身和故事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3.选择“严重”的事件启动故事。所谓情节,就是故事。而故事的内核,是人物性格和事件的设计,一个或一群有鲜明个性和强烈对比反差的人物,加上一件严重事件的突发,这些都是强情节的重要来源。稀松平常的事件,无法启动激烈的人物矛盾冲突,也无法让观众进入紧张和激烈的气氛,更无法引起观众的充分关注。

举个例子吧,比如,你在家里待着,门口有人喧哗,你伸出头去问个究竟,假如得到的回答是,隔壁家猫生病了,或者你得知,隔壁家可爱的小孩子失踪了。你说哪一个事件更吸引人呢?当然是后面一个。一件事的严重程度,不用特别专业的评判,普通老百姓都有一杆秤。事件的严重性要大,破坏性要大,危机要写实,写真,这样才能叫做强情节。

4.事件要提早爆发。无论是不是战争或战斗,一个故事要尽快被启动,就是我常说的,要赶紧“出事”!如果你慢慢腾腾的,3分钟没出事,7分钟没出事,到了10分钟还不出事,就完蛋了,观众将弃你而去。别以为观众需要长长的篇幅去铺垫,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如今的观众,根本没有耐心,他们必须看见你尽快地出事。只有出事了,才能引起观众神经的亢奋,才能激发主人公的强烈的动作和行为。就算你的人物关系、气氛烘托、背景交代还远远不够,你也要赶紧出事。如果事件和人物还不够清晰,可以在后面找机会倒回去交代(闪回),这个是可以的,是很正常的。

如果因为情节发展过于缓慢和拖沓,观众都跑光了,还谈什么起承转合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体的焦虑症,起根源是观众的三心二意,不转移,太花心。

5.悬念要强化。所谓强情节,正如你所说的,其关键并不是表面上的激烈和残酷,而在于内在动力强,在于有“强悬念”。所谓悬念,就是让一件事的发展和结果悬而未决。

一件事的发生,首先要引起观众的神经亢奋,强烈关注,然后激发起观众对这件事往下发展的期待与猜测。而这种猜测和期待,又迟迟得不到进展和证实(这个叫“延宕”)。

没有悬念的故事,谈不上什么“强情节”。或者刚刚引起了矛盾,马上就轻松解决的故事,一定不好看。没有悬念,即便是敌我双方激烈交战,人物和人物之间大喊大叫,大打出手,拉拉扯扯,互扇耳光,都没有用。

外在的激烈和强烈只能建立在坚实的故事内核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在观众对未来故事发展的极大重视和期盼的基础之上。

6.激发起人物(主人公)简单、明确、具体和强烈的动作。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故事的来源是人物的动作和人物的关系。所谓人物的动作,就是人物有目的、有目标的行为和行动。就是他或她要去干嘛(要去完成的某个任务或使命)?明确找到,并写出人物急着去干的某件事,这样写,情节和故事就不会弱化。只有人物动作明确和强烈,才能产生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只有行为的动因强烈而准确、扎实而具体,故事才会好看。

7.把人物逼到绝境。这个讲的是危机的极致化,也讲的是故事情节的“张力”。

首先,我们不能轻饶了自己笔下的人物,我们得给他们找麻烦,制作危机;其次,如果有可能,要把人物放在风口浪尖,要经历生死的考验,极致的体验;第三,如果不能时时事事都拿极致性事件讲故事,至少,我们应该不断地去触碰人物的忍耐“底线”。就是要敢于摸老虎的屁股,要敢把皇帝拉下马。

只有人物不好受了,你的日子才会好受。如果人物过得太舒坦,观众就会骂你,你睡着了也会被观众骂醒。

8.要变化和意外频出,逆转和拐点突发。所谓强情节,其实还包括了故事的发展节奏和拐点。

节奏,是指故事变化的频率。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单位时间内,故事出现的拐点越多,事件或段落越密集,情节就显得越强,反之,就是弱情节。而拐点又尤其以逆转(逆向的转折点)的频频出现而展现其对戏剧性的强化。

 

变化和意外是怎样形成的呢?当然是找到观众的期待,并跟观众的这种期待对着干、拧着来、反着写。观众的惯性思维朝东,你就朝西写,反之亦然。有的时候,评判一个故事的好坏,就是这样简单——看这个故事有多少个“想不到”。没有“想不到”,出处都在意料之中,这样的故事一定是弱情节。一个两个“想不到”,故事会很有趣,十个八个“想不到”,就很精彩了。当然,我们在需要想不到的“意料之外”的同时,要杜绝天马行空,还必须让那个“想不到”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就是要符合逻辑,要合理。总之,意外越多,越吸引人,情节性也越强。

关于“强情节”,视觉灵动影视制作公司就谈这些。最后补充一句,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需要强情节,只不过我们现在更多地是在做大众艺术,在做通俗电影,在做爆款电视剧,所以,我们才不得不用强情节去博眼球。

相关文章

免费垂询
在线咨询
企微咨询
企微咨询
顾问名片
顾问名片
看视频号
看视频号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